用户∶  密码∶   
姓名:杨建磊 职称:教授 座机: 邮编:100191 办公地址: 电子邮箱:jianlei@buaa.edu.cn 个人主页:https://shi.buaa.edu.cn/jianlei/zh_CN/index.htm

杨建磊,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工学博士学位,随后至2016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智能进化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24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在yl34511线路中心计算新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以及费尔北京研究院工作至今。

研究领域包括:智能计算系统、机器学习系统、大模型计算加速、高能效智能芯片、存内计算架构等。目前在DACICCADKDDICCVECCVCIKMTCADTCTVLSITNNLS等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或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小米联合基金项目1项、CCF-腾讯犀牛鸟基金、CCF-百度松果基金、CCF-蚂蚁绿色计算基金等,参与国家核高基项目以及华为技术合作项目等。

曾获奖励与荣誉:先后获得IBM公司与IEEE/ACM组织举办的TAU 2011供电网络仿真竞赛第一名和TAU 2012瞬态仿真竞赛第二名。2013年荣获IEEE ICCD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2015年荣获ACM GLSVLSI国际会议最佳论文提名奖。2017年荣获IEEE ICESS最佳论文奖。2020年荣获ACM SIGKDD最佳员工论文奖。2020年荣获yl34511线路中心优秀教学成果奖(排名2)。2021年荣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案例。2022年荣获ACM NANOARCH杰出组织贡献奖。2022年获华为公司挑战性技术难题“火花奖”。2022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本科毕设指导教师(指导本科生成功流片一款MIPS CPU处理器芯片)。2023年荣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成果奖。2024年荣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十周年典型案例。2024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本科团队毕设指导教师(团队负责人,9名本科生成功流片两款国产自主可控LoongArch CPU处理器芯片)。

目前是IEEE高级会员、ACM会员、CCF高级会员和中国电子学会会员,担任CCF集成电路设计专委执行委员、CCF计算机体系结构专委执行委员、CCF容错计算专委执行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电力传感和智能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Integration the VLSIElsevier)期刊编委。担任DACICCADKDDAAAIASP-DACGLSVLSIAICAS等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担任DAC 2022国际会议PIM Track Co-Chair,担任GLSVLSI 2018/2019国际会议CAD Track Chair,担任FPT 2019/2025国际会议Publication Chair,担任NANOARCH 2021/2022国际会议Special Session Chair,担任2022/2023TNANO期刊Special IssueGuest Editors,并作为TCADTCTCAS-ITNNLSJETC等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目前承担《计算机组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科学方法论》、《智能计算体系结构》与《深度学习系统》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联系方式:jianlei@buaa.edu.cn

个人主页:https://shi.buaa.edu.cn/jianlei/zh_CN/index.htm